弯角弥散导针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比较,探讨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PVP治疗的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单侧组),46例行双侧穿刺PVP(双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密度T值、骨折AO分型、伤椎分布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以及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Cobb角.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较双侧组缩短(t=-13.936,P=0.000),骨水泥注射量较双侧组减少(t=-13.237,P=0.000).术中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9.14%,低于双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5,P=0.034).单侧组骨水泥分布评分为(7.0±1.3)分,其中优41例、良6例;双侧组评分为(7.4±0.8)分,其中优43例、良3例;两组骨水泥评分以及等级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30,P=0.107;Z=-1.013,P=0.31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单侧组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5个月;双侧组为3~10个月,平均6.1个月.组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术后24 h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两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伤椎对侧塌陷、再骨折、邻椎骨折及局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术中采用弯角弥散导针,有利于骨水泥分布,不仅能获得与双侧穿刺PVP相似疗效,且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射量更少、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更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弯角弥散导针
35
自贡市重点科技项目;自贡市重点科技项目
2022-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87-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