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截骨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胫骨结节下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modified distal tibial tubercle-high tibial osteotomy,DTT-HTO)和内侧开放楔形HTO (open-wedge HTO,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HTO治疗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DTT-HTO (DTT-HTO组)、40例采用OWHTO(OWHTO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病程、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以及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下肢负重力线比率(weight-bearing line ratio,WBL)、Blackburne-Peel指数(Blackburne-Peel index,BPI)、Caton-Deschamps指数(Caton-Deschamps index,CDI)、Insall-Salvati指数(Insall-Salvati index,I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SS评分、HSS评分、VAS评分综合评价疗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恢复情况.X线片复查截骨愈合情况,测量HKA、PTS、WBL以及髌骨高度相关指数(BPI、CDI、ISI).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OWHTO组手术时间长于DTT-HTO组(P<0.05),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OWHTO组发生外侧合页骨折2例,DTT-HTO组发生外侧合页骨折1例、平台骨折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8年.两组术后HSS评分、KS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术后随时间延长均进一步改善,组内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HTO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KSS评分、VAS评分优于OWHTO组(P<0.05),术后6个月及1、2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OWHTO组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恢复达优8例、一般25例、差7例,DTT-HTO组达优7例、一般26例、差7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5,P=0.475).X线片复查示两组截骨均愈合,OWHTO组愈合时间为(4.52±1.23)个月,DTT-HTO组为(4.23±1.5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359).术后即刻两组HKA和WBL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WHTO组PTS较术前增加(P<0.05),而DTT-HTO组PTS较术前减小(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WHTO组BPI和CDI较术前下降(P<0.05),而IS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T-HTO组上述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BPI和CDI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I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HTO术式均能改变下肢力线并取得良好疗效,其中DTT-HTO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更快,能避免OWHTO存在的PTS增大和低位髌骨问题;但两种术式均不能使患者恢复理想的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改良胫骨结节下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
35
R68;R730.56;R242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
2021-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4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