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稳定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临床疗效
目的 初步评估三角稳定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21例,女9例;年龄15~65岁,平均40.7岁.受伤时Pauwels角为51°~79°,平均63.6°;按Pauwels分型均为Ⅲ型.初次术后至此次骨不连翻修手术时间为5~24个月,平均9.7个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2±1.3)分,Harris评分为(31.2±5.3)分,颈干角为(116.3±7.9)°,下肢短缩(1.73±0.53)cm.采用三角稳定固定系统,即动力髁螺钉+股骨颈内侧解剖支撑钢板组成类三角形结构,联合骨折部位开窗植骨技术行骨不连翻修手术.记录患者术后下肢短缩长度、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未见明确股骨头坏死塌陷迹象;1例患者术后4个月出现切口感染,行清创取出内固定物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8~6.0个月,平均3.9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短缩(0.30±0.53)cm,短缩得到不同程度纠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1,P=0.000);颈干角为(133.9±5.7)°,较术前显著恢复(t=-11.239,P=0.000).患者 VAS 评分为(0.7±0.9)分,Harris 评分为(88.3±5.9)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6.705,P=0.000;t=-40.138,P=0.000).结论 三角稳定固定系统联合骨折部位开窗植骨技术可提供稳定、平衡的力学环境,促进骨折愈合,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取得满意疗效.
股骨颈骨折、骨不连、三角稳定固定系统
35
202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