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507/1002-1892.201904044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在旋前型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男35例,女18例;年龄18~ 60岁,平均33.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4例,扭伤6例,运动伤4例,砸伤7例.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Ⅳ度44例,旋前外展型Ⅲ度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0d,平均7d.术后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摄双侧踝关节X线片和CT,测量内踝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下胫腓联合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外踝尖至距骨外侧突距离(distal fibular tip to lateral process of talus,DFTL)以及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后间距和外踝扭转角,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为55~90 min,平均72.5 min;透视次数5~13次,平均8.9次.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5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48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健、患侧MCS、TFCS、DFTL、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及后间距、外踝扭转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无踝关节失稳发生,5例踝关节出现退变(Kellgren-Lawrence Ⅱ级).AOFAS评分为85~95分,平均90.84分.踝关节活动度背伸15~25°,平均20.24°;跖屈30~ 50°,平均42.56°.疼痛VAS评分0~5分,平均1.23分.结论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能充分显露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修复踝关节周围骨-韧带损伤,有助于下胫腓联合和胫距关节解剖复位,降低术后踝关节退变发生率.

踝关节骨折、旋前损伤、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内固定

33

R683.42;R285.6;R783.4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51-13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33

2019,33(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