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75例手术治疗的肢体畸形残疾患者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1978.5.25-2018.12.31)
目的 总结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手术治疗的35 075例肢体畸形残疾患者特点及矫治策略,为了解中国肢体畸形残疾病因、病种及矫形手术治疗提供大样本依据.方法 查阅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1978年5月-2018年12月肢体畸形手术病例数据库中的35 075例患者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畸形特点、病因及病种构成、地区分布、矫治手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 075例患者中,男20 458例(58.33%)、女14 617例(41.67%);男女比例1.4∶1.年龄1~82岁,平均20.5岁;患者主要集中于11~25岁,达19 363例(55.20%).手术以下肢33 259例(94.82%)为主.患者来自全国33个地区及国外12个国家.病因病种包括神经、遗传、代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血管、淋巴、皮肤、内分泌、医源性等202个,几乎涵盖了骨科所有亚学科.患者最多的前6种病种分别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后遗症、创伤后遗症、脊柱裂后遗症、膝内翻及膝外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0年间秦泗河矫形外科共使用手术方法280种,包括肌腱/筋膜松解术、肌腱转位动力平衡术、截骨术、骨延长术、关节固定术、骨牵引术、支具辅助牵伸术等.采用矫形手术联合骨外固定技术8 702例,其中Ilizarov环形外固定3 696例、组合式等外固定器5 006例.结论 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40年来收集的手术治疗肢体畸形残疾患者资料来源广泛,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肢体残疾资料数据库,反映了能够通过矫形手术治疗的肢体残缺畸形的病因、病种、人群特点、手术方法概况等.
秦泗河矫形外科、肢体畸形、医学大数据、Ilizarov技术、外固定
33
R682.6;R726.8;R245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33-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