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血管内皮细胞与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
目的 探讨将联合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培养体系作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能力.方法 采用纤维粘连蛋白复合部分脱蛋白骨(partially deproteinised bone,PDPB)制备部分脱蛋白生物骨(partially deproteinised biologic bone,PDPBB);分离培养18周龄SD大鼠ADSCs及足月妊娠SD大鼠脐血VECs.体外构建3种组织工程骨:PDPBB+VECs(A组)、PDPBB+ADSCs(B组)、PDPBB+联合培养细胞(VECs∶ADSCs为1∶1,C组),以单纯PDPBB为对照组(D组).细胞移植后10d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各组支架上的黏附情况.取18周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分别将A、B、C、D4种支架材料植入相应组别的大鼠股部肌袋,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及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并取Masson染色切片行骨胶原量定量检测.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示,PDPB材料孔隙内部相互连通;纤维粘连蛋白修饰的PDPBB表面大量片状蛋白结晶松散附着于支架表面;复合细胞联合培养10d后,C组大量细胞与PDPBB附着,细胞相互堆积形成细胞团,多角形细胞和梭形细胞混合分布,细胞沿骨小梁生长,形成细胞层.大体观察示术后2周各组肉芽组织开始长入材料孔隙.C组自4周后材料表面逐渐产生大量白色软骨样物质,表面高低不平.至12周时,A组材料表面血管量增多,材料呈实变;B组材料表面出现少许白色软骨样物质,但材料孔隙未见明显减小;D组材料孔隙大小未见明显减小.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2周,各组间骨胶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51,P=0.088);术后4、8、12周,C组骨胶原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B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培养VECs与AD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能力最强.
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
33
R318.08;R737.33;R622.9
云南省卫生和计划;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
201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31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