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507/1002-1892.201809045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兔跟腱病的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兔跟腱病的效果,为PRP治疗跟腱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质量2.5~3.0 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治疗对照组(C组)、模型+治疗组(D组),每组12只.A、C、D组注射Ⅰ型胶原酶制备兔跟腱病模型,B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D组取自体耳中心动脉血,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血小板计数提示PRP血小板达全血的3~5倍.模型制备后,C、D组于造模部位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自体PRP,每周1次,每次0.8 mL,连续4周.于PRP注射结束后1周,采用超声弹性定量成像检测技术评价各组跟腱相对硬度,以HRD%(硬度百分比)表示;万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测定跟腱最大断裂负荷;ELISA法测定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跟腱胶原纤维形态.结果 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超声弹性定量成像检测及力学试验示,A组跟腱硬度评价指标HRD%及最大断裂负荷显著小于B组(P<0.05),C组显著小于D组(P<0.05).ELISA检测示,A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低于B组、C组显著低于D组,A组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组、D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示,A组跟腱胶原纤维呈不规则卷曲,结构严重破坏;B组呈平行有序排列、结构完整;C组呈不规则卷曲,结构紊乱;D组呈轻微卷曲,结构较为完整.结论 Ⅰ型胶原酶注射可成功构建兔跟腱病模型,PRP治疗可增加跟腱硬度和最大断裂负荷,上调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改善跟腱胶原纤维结构和形态,促进兔跟腱病的恢复.

富血小板血浆、跟腱病、兔

33

全军后勤科研计划面上项目CWH17J007;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JR3RA409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71-87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33

2019,33(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