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前入路与后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及后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7年5月,行PA或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采用PA (PA组),35例采用DAA(DAA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部分负重及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30.2个月.DAA组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木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DAA组手术时间较PA组明显延长(P<0.05),但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及首次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优于PA组(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1个月,DA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PA组(P<0.05),但3、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1d、4d、1周及2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PA组(P<0.05).结论 选择DAA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该手术入路具有学习曲线较长、适应证较窄、需要特殊手术器械等不足,需慎重选择.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后入路、早期康复
32
2021-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2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