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儿童寰枢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区不稳的疗效. 方法 2005年7月-2012年1月,收治19例寰枢区不稳患儿.男10例,女9例;年龄4~15岁,平均7.5岁.X线片、CT及MRI检查示枕颈区畸形9例,先天性齿突不连3例,齿突骨折(Ⅱ型)1例,寰枢椎横韧带断裂2例,寰枢椎骨折脱位4例;颈脊髓损伤8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B级1例、C级2例、D级5例.其中17例经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复位后行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12例,枕颈融合固定5例);2例牵引复位失败后行经口腔入路寰枢松解、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寰枢椎融合固定). 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8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 mL,术后引流量平均73 mL,住院时间平均14d.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8.3个月.患儿寰枢椎均获满意融合;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无断钉、断棒以及寰枢椎再脱位发生.末次随访时,5例行枕颈融合固定患儿左、右侧颈椎旋转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分别为(62.0± 5.9)°和(63.9±3.8)°,与同龄正常儿童左、右侧CROM”分别为(72.3±7.0)°和(74.1±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P=0.018;t=-5.954,P=0.004);14例行寰枢椎融合固定患儿左、右侧CROM分别为(70.5±5.8)°和(72.7±4.9)°,与同龄正常儿童左、右侧C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7,P=0.180;t=-1.021,P=-0.323).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5±0.8)分,较术前(7.8±1.1)分显著改善(t=17.267,P=0.000).8例脊髓损伤患儿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C级2例,D级1例,E级5例. 结论 经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区不稳可取得较好效果,能明显缓解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损伤等症状.
寰枢区不稳、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儿童
28
2014-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