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507/1002-1892.20130176

蛛丝蛋白双层小直径血管支架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体外实验

引用
目的 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种蛛丝蛋白双层小直径血管支架,观察其体外血液相容性. 方法 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pNSR16)、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明胶(gelatin,Gt)、肝素(heparin,Hep)共混,以pNSR16∶PCL∶Hep质量比(W/W)为5∶85∶10的混合电纺溶液作为内层纺丝液,pNSR16∶PCL∶Gt质量比(W/W)为5∶85∶10的混合电纺溶液作为外层纺丝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双层小直径血管支架(实验组);以pNSR16∶PCL质量比(W/W)为5∶85的混合电纺溶液作为内层纺丝液制备支架作为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支架结构,比较两组溶血率、复钙化凝血时间、动态凝血时间以及体外血小板黏附、血小板激活实验结果. 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示实验组支架双层纤维不同,内层纤维直径分布较为均匀,孔隙相对较小;外层纤维直径差异较大,孔隙较大.实验组支架水接触角、溶血率、复钙化凝血时间和P-选择素表达量分别为(35±3)°、1.2%±0.1%、(340±11)s和0.412±0.027,对照组分别为(70±4)°、1.9%±0.1%、(260±16)s和0.678±0.031,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凝血时间曲线向下倾斜缓慢,与对照组相比前30 min内各时间点凝血指数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示实验组支架表面几乎无血小板黏附. 结论 静电纺丝技术可制备蛛丝蛋白双层小直径血管支架,且体外血液相容性好.

组织工程血管、蛛丝蛋白、双层小直径血管支架、静电纺丝、血液相容性

27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2010Y002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201210394016;Key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Fujian Province2010Y0020;National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201210394016

2013-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00-80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27

2013,27(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