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初步应用

引用
目的 通过与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比较,探讨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早期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1年3月24例符合选择标准的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收治时间分为颈前路减压融合组(融合组13例,2010年3月-2010年9月)和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置换组11例,2010年9月- 2011年3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分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Odom,s评分评价疗效;置换组于手术前后X线片上测量置换及其邻近节段的过伸过屈、左右侧屈活动度,以及假体偏心距.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缓解,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融合组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置换组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6个月.术后1、3、6个月置换组NDI均高于融合组(P<0.05),但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组Odom”s评分为优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6.92%;置换组为优9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0.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00,P=0.223).术后置换组过伸过屈及右侧屈活动度于1个月时明显减小(P<0.05),之后逐渐恢复;左侧屈活动度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3、6个月时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置换节段和上位节段左侧屈活动度大于右侧屈(P<0.05),且上位节段左、右侧屈活动度差约为置换节段的2倍;侧屈活动度差与假体偏心距成正相关(P< 0.05),且假体偏向侧的侧屈活动度增大,对侧活动度减小. 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简便、安全且能保留颈椎活动的手术,早期疗效较好.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病、假体偏心距、侧屈活动度

26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2-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7-28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26

2012,26(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