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胸椎椎弓根髓腔内径CT分型在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矫形中的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 探讨基于胸椎椎弓根髓腔内径CT分型在对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行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矫形徒手植钉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04年10月-2010年7月对56例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一期行PVCR矫形,T2 ~12共植入1 098枚椎弓根螺钉.于CT片测量胸椎椎弓根髓腔内径,并划分为4个区间:区间1 (0~1.0mm),区间2(1.1~2.0mm),区间3(2.1~3.0mm),区间4(>3.1 mm);对各区间椎弓根螺钉植钉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结果将无统计学意义的区间合并,再次行统计学分析.根据Lenke的椎弓根形态学分型,行各型植钉成功率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098枚胸椎椎弓根螺钉中,826枚(75.23%)植钉成功.根据髓腔内径分区,除区间3与区间4椎弓根植钉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40,P=0.111)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8).区间3、4合并后,区间1、2、3植钉成功率分别为35.05%、65.34%、88.3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根据Lenke的椎弓根形态学分型,A、B、C、D型植钉成功率分别为82.31%、83.40%、80.00%、30.28%,D型植钉成功率显著低于其余各型(P<0.008),其余各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08).基于胸椎椎弓根髓腔内径CT分型标准,Ⅰ型椎弓根占总数的17.67%,凹、凸侧椎弓根分别为24.59%、10.75%; Ⅱ a型占总数的16.03%,凹、凸侧分别为21.13%、10.93%; Ⅱ b型占总数的66.30%,凹、凸侧分别为54.28%、78.32%.各型凹、凸侧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基于胸椎椎弓根髓腔内径提出了量化分型标准,Ⅰ型为无髓腔型,椎弓根内径0~1.0 mm; Ⅱ型为有髓腔型,其中Ⅱ a型椎弓根内径为1.1~2.0mm,Ⅱ b型>2.1 mm.该分型标准可在行PVCR时指导徒手植入胸椎椎弓根螺钉,但其有效性需进一步临床观察验证.

胸椎、僵硬性脊柱畸形、椎弓根螺钉、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26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2-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57-26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26

2012,26(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