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评价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6月,收治79例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A组37例采用常规后路开窗减压术,B组42例采用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狭窄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使用ODI改善率评定手术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75.0±25.7)min,术中出血量(140.3±54.8)mL,术后引流量(46.5±19.7)mL;B组分别为(50.4±18.2)min、(80.2±35.7)mL、(12.7±5.3)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7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6个月.A组5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椎间隙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例为术后腰椎不稳,经腰椎间融合联合脊柱内固定治愈.B组2例发生并发症,均为镜下硬膜小孔样撕裂脑脊液漏,行相应处理后治愈;随访时未发现腰椎不稳.两组术前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B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的ODI均较A组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ODI改善率得出的手术临床效果,A组优良率为89.2%,B组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6,P=0.827).结论相比后路开放手术,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好,具有更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
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单侧入路、腰椎管狭窄症、微创脊柱外科
25
R6(外科学)
2011-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58-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