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比例壳聚糖复合同种异体颗粒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比例壳聚糖复合同种异体颗粒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提供材料.方法 按不同质量比(1∶5、1∶10、1∶25、1∶50、1∶100)制备壳聚糖/兔源同种异体颗粒骨复合骨棒,对其物理性状进行初步检测,选择物理性状较好的1∶50、1∶25两种比例的复合骨棒进行动物实验.5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体重2.5~3.0kg,于双侧桡骨中段制备15 mm长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植入1∶50、1∶25两种比例的复合骨棒.术后1、2、4、8、12周处死动物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处死动物前行X线片检查,并行血清钙、ALP浓度检测;于术后12周每组取5根完整桡骨进行三点抗弯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大体观察及X线片观察两组表现趋势基本一致.组织学观察示A组成骨时间早于B组,成骨质量优于B组;术后4、8周A组成骨面积大于B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术后4、8周两组细胞质均可见VEGF和IGF受体Ⅱ阳性表达,且A组表达均高于B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血清钙浓度变化表现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A组ALP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12周,A、B组桡骨的抗弯负荷分别为(299.75±27.69)N和(278.54±17.09)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5,P=0.002).结论 壳聚糖/同种异体颗粒骨复合后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是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良好材料,质量比为1∶50的复合骨棒在成骨速度及质量上优于质量比为1∶25的复合骨棒.
壳聚糖、同种异体颗粒骨、骨缺损、骨传导、骨再生、兔
25
R687.4(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1-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7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