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筋膜瓣包裹自体红骨髓接种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带蒂筋膜瓣作膜诱导技术,将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种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作为膜内充填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制备双侧桡骨2 cm长骨.骨膜完全缺损模型.将ARBM接种于含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制备组织工程骨.将模型左侧设为对照组(A组),仅植入自体组织工程骨;右侧为实验组(B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5 cm×3 cm的带无名血管蒂的毛细血管网筋膜瓣,包裹自体组织工程骨充填骨缺损.术后4、8、12、16周行X线检查和吸光度(A)值比测量、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和交界区血管图像分析. 结果 X线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显示,植入物内部血管的长入、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B组均明显优于A组.A值比测量显示,术后8、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两组间比较,以及B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骨修复交界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B组明显多于A组(P<0.05). 结论 带蒂筋膜瓣包裹ARBM接种的组织工程骨,具有构建血管化和膜诱导骨组织再生双重作用,对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骨缺损、带蒂筋膜瓣、膜诱导组织再生、自体红骨髓、血管化、组织工程骨、兔
23
R318;Q813(医用一般科学)
河北省科技厅200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09276102D-46;河北省张家口市2008年科学技术与发展指令计划0807045D-10
2009-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254-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