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掌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 评价腕掌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对腕关节背伸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外固定支架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自愿捐献的9个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左侧6个,右侧3个.切除前臂及手部软组织,保留腕关节囊韧带,制成骨.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模型(正常标本);将标本自腕关节桡骨茎突尖至尺骨茎突尖,顺桡、尺骨远端关节面呈弧形切断掌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标本):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关节囊韧带(修复标本);模拟临床操作外固定支架固定修复标本(修复/外固定标本);拆除缝线后,重新外固定支架固定(损伤/外固定标本).并按此顺序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选取腕关节位移为1.5、2.0及2.5 cm时负荷值进行分析.结果 位移1.5 cm时,正常标本、损伤标本、修复标本、修复/外固定标本及损伤/外固定标本承受负荷分别为(60.74 ±20.60)、(35.23±13.88)、(44.36±20.78)、(168.40±-29.21)及(139.00±33.18)N;位移2.0 cm时,分别为(138.46±12.93)、(87.17±24.22)、(97.52±23.29)、(289.00±54.29)及(257.98±55.74)N;位移2.5 cm时,分别为(312.87±37.15)、(198.16±37.14)、(225.66±30.96)、(543.15±74.33)及(450.35±29.38)N.各位移点损伤标本与修复标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标本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标本不同位移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掌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是维系腕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损伤可引起腕关节不稳定;单纯修复腕掌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不能恢复腕关节的即刻稳定性,超腕外固定支架能有效减少复合体损伤后关节的相对位移以及关节囊韧带修复重建术后的受力,对于腕关节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腕关节、韧带复合体、外固定支架、生物力学
22
R686;R318.0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8-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84-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