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残耳组织在小耳畸形外耳再造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总结外耳再造术中对残耳进行的不同处理,探讨合理应用残耳的方法. 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7月,对128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采用分期手术进行矫治.男79例,女49例;年龄5~21岁,平均11岁.左耳44例,右耳84例.残耳呈花生状56例,腊肠状35例,舟状27例,贝壳状10例.外耳道正常存在5例,狭窄11例,闭锁112例.患耳按耳廓发育情况分为:Ⅰ度17例,Ⅱ度98例,Ⅲ度13例.一期手术时植入50 mL肾形扩张器1枚.对于残耳上端距发际线较近者,同期将残耳中上部纵行切开,去除多余的残耳软骨,切口直接缝合.二期手术时利用残耳中上部覆盖软骨支架下部,根据残耳的具体位置,应用"V-Y"推进、"Z"成形术和残耳向上逆转等方法矫正残耳位置.三期手术时利用保留的残耳再造耳轮脚或覆盖再造耳修整时形成的创面. 结果 患者残耳经改形或移位后血运良好,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8~15个月随访.以残耳形成的耳垂外形丰满自然,再造耳与健侧耳基本对称.再造耳耳垂存活良好,无破溃.再造的耳轮脚清晰可见,耳轮、对耳轮及三角窝结构清晰,患者及家属均满意. 结论 合理应用残耳是成功施行外耳再造术、保证再造耳与健侧耳对称的重要环节.

残耳、小耳畸形、外耳再造

22

R622.9;R764.71(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

2008-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32-33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22

2008,2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