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以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的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水平型牙周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10只,体重13±2 kg,以犬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为种子细胞,分别与AP/C/PLA及C/PL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10只实验犬于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颊侧制备水平型牙周缺损模型.将牙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A组,缺损直接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空白对照;B组,缺损处植入AP/C/PLA和条件培养基,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培养基对照;C组,缺损处复合植入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材料对照;D组,缺损处复合植入AP/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实验组.术后8周,分别收集牙周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观测.结果 体外诱导培养的MSCs表达Ⅰ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具有成骨细胞活性.各组动物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观察期内未见支架材料暴露,伤口愈合良好.X线片检查可见,A组牙槽骨密度及高度无明显增加;B组骨密度有一定程度增加,根分叉处增高的牙槽骨量少,邻间牙槽骨无明显增加;C组骨密度增加,根分叉处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邻间牙槽骨增加不明显;D组骨密度明显增加,根分叉处和邻间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组织学观察显示,与A组相比,D组形成更多的新生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且新生牙槽骨矿化程度高,骨板排列趋向规则,出现整齐同心圆状的哈佛系统,基本具备骨组织的正常结构;牙槽骨与牙周膜的连接面呈锯齿状,沿根面还可见薄层的牙骨质沉积;新生牙周膜纤维呈束状,排列较密集且呈方向性,类似Sharpey's纤维.A、B、C、D组新生牙槽骨高度分别为0.83±0.30、1.46±0.55、2.67±0.26及2.90±0.41 mm;新生牙骨质高度分别为0.78±0.45、1.30±0.60、2.29±0.18及2.57±0.22 mm;新生结缔组织附着高度分别为0.80±0.22、1.33±0.34、2.23±0.42及2.64±0.27 mm;各指标D组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AP/C/PLA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水平型牙周骨缺损可以获得部分牙周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骨、黄芪多糖、骨髓基质细胞、水平型牙周缺损、牙周再生

21

R318;R782.1(医用一般科学)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jj4016

2007-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48-75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21

2007,21(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