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靶向性导入脊髓及示踪周围神经的动态过程

引用
目的由损伤的周围神经靶向性导入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AdLacZ)至脊髓,动态观察病毒载体逆行输送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后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s)感觉神经元及基因产物顺行标记周围神经的全过程和特点. 方法分别将AdLacZ转染大鼠正中神经和胫神经近断端,然后以10-0无创线吻合神经.在转染后9周内的24个不同时间点取出正中神经组的C5~T1脊髓节段、DRGs连同臂丛,胫神经组的L2~L6脊髓节段、DRGs连同骶丛.将脊髓和DRGs的50 μm横切片行X-ga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臂丛和骶丛的整个标本分别行X-gal染色.计数阳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DRGs神经元及周围神经轴突数,研究转基因表达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DRGs神经元及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最早时间、高峰时间和持续时间. 结果 LacZ基因能特异性、高效表达在损伤周围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转基因在脊髓和周围神经的表达严格限于感染神经的同侧.正中神经组标本各部位的转基因表达均早于胫神经组.胫神经组被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数均高于正中神经组.表达持续的时间在运动神经元最短,然后是感觉神经元,在周围神经持续时间最长.在同一组内,转基因表达在DRGs神经元最早,然后是运动神经元,最后是周围神经干,而且被标记的感觉神经元数多于运动神经元数. 结论由损伤的周围神经导入的AdLacZ不但在靶神经元高效特异性表达,而且能高效顺行标记神经元突起、周围神经直至吻合口远端的再生轴突.这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基因治疗和神经示踪研究有实用价值.

腺病毒载体、基因传递、运动神经元、DRGs、周围神经损伤

19

R651.3;R322.833(外科学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749

2005-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15-22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02-1892

51-1372/R

19

2005,19(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