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1.03.006

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体肠吸收过程和转运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 探究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肠吸收部位、过程及转运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为指标,芦丁为内标,运用UPLC-MS/MS技术,建立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肠灌流液定量分析法;考察提取物在各肠段的吸收过程及特性;加入外排转运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P),评价P-gp对提取物吸收的影响及肠道吸收参数(表观吸收系数Papp、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累计吸收百分比P%值)的变化;并以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探究效应组分的吸收转运过程.结果 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不同肠段吸收量顺序为十二指肠>结肠>空肠≈回肠;与十二指肠比较,其他肠段的新橙皮苷及柚皮苷的肠道吸收参数Papp、Ka及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十二指肠的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P%约是其余肠段的5~7倍;加入VP后,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的Papp、Ka、P%均有显著提高,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量明显增加,P%约是VP空白组的4倍;提取物高、中、低浓度组柚皮苷的Papp、Ka无显著变化;中、低浓度组的新橙皮苷Papp、Ka随浓度增加略有上升;中浓度组的新橙皮苷Papp、Ka比高浓度组增大,Pa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其效应组分在肠道的吸收受P-gp影响显著,各组分吸收参数变化趋势相同,不存在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低浓度下表观吸收均属一级动力学过程;柚皮苷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转运,新橙皮苷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载体介导的促进扩散.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肠吸收特性、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新橙皮苷、柚皮苷、UPLC-MS/MS

38

R965.2(药理学)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

202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86-29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007-7693

33-1210/R

38

2021,38(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