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作为现象的鲁煤话剧《红旗歌》
鲁煤创作于1940年代末的话剧《红旗歌》,通过第一次文代会献演、上海汇演等传播途径造成家喻户晓的轰动效应,也引发了争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及周扬的保护下,争论虽未扩大化,却侧面反映出剧作轰动背后隐藏的艺术问题:作品的审美困境及题材局限带来文本再生的乏力;革命作家将文艺创作等同于革命事业的理念亦使鲁煤的写作囿于政策图解,带来艺术生命的衰竭.《红旗歌》的"昙花一现"和作家鲁煤的"孤篇以终"并非个案,而是成为一种"现象",在解放区-革命作家艺术命运上具有的代表性,值得反思.
鲁煤、《红旗歌》、周扬、版本
C92-09;K27;I20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ZDA279
2023-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