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代的双向延长线上:《奇迹》与韩东诗歌创作的世纪地形图
作为"第三代"诗人,韩东在1980年代的诗歌创作已经经典化了,新世纪以来他的写作处于被"遮蔽"状态,未引起评论界多少关注.在此背景下,韩东新诗集《奇迹》出版后虽获好评,但也引发诸多思考:新诗集与之前的写作相比,一方面表现为从潜意识到有意识进行主题书写的变化,另一方面则一直保持着探索写作与真理之关系的热情,这是生产机制上变与不变的辩证法.而在诗学精神的延续性上,《奇迹》回到韩东1990年代的写作,体现为对1980年代"未完成"状态的补充与超越.新世纪以来,韩东在语言朝向真理性的实践中引入"世界意识",这种诗学观也可能激活当代诗歌的另一种潜能.围绕《奇迹》回望韩东四十余年的诗歌,他的创作历程呈现为一幅跨世纪的诗歌地形图,其写作正迈向澄明之境,这也是一代诗人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整体折射.
《奇迹》、韩东、1990年代、当代诗歌、世界意识
I227;G633.7;U231.3
2022-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3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