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调治":《暴风骤雨》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
《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在《讲话》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生成基于周立波1930年代对左翼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特定理解角度,基于他1930年代文学创作的特定方式,也基于他在这些思想观念和创作形态上对《讲话》的接受角度.这些因素合力才构成了周立波在《讲话》后以文学感知现实和叙述现实的诸多特征,并在1947年创作《暴风骤雨》时互相缠绕,形成这部小说的诸多叙述特性.他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调整,并在1957年创作的《山乡巨变》中拓展出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性,其核心是文学以政治为中介,以"社会"的"搅动"和"调治"为平台.周立波的文学实践可为我们提供从"社会史视野"出发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案例.
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搅动"—"调治"
2021-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7页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