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内部生态及其中笔名考实
吴宓所主持的《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重要的副刊之一.它在创办的六年中,仿效欧美各大日报文学副刊的通例,编辑团体的自撰稿例不署名,或仅用笔名,这就给文章作者的考证增加了难度.今在对《文副》内部生态及其运作机制把握的基础上,运用多重文献考辨,对《文副》中编辑人员的笔名进行考实,这不仅意味着现代学人、作家佚文的新发现,有助于其文集或全集的史料补入;还在于发现常为研究者所忽视的一些特殊视角,从而丰富现代文学史、文化史的内部细节和多维侧面.
《大公报·文学副刊》、吴宓、浦江清、赵万里、朱自清
本文系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中吴宓侠文考证与研究";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现代学术史视域下的吴宓学林交谊研究"
2021-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7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