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桥"——曹禺话剧《桥》的未完成及其困境
1943年的西北之行和同期发生在大后方的工业危机是曹禺创作话剧《桥》的两个重要背景.《桥》对工业危机的社会学式的处理方式弱化和模糊了作者的核心批判指向,从第一幕缺乏现实逻辑的"斗争"到第二幕暗藏伏笔的"建设"话语,文本的混乱与脱节投射出曹禺在特殊语境下处理这一敏感题材时的两难心理.《桥》之所以未完成,除了曹禺与钱昌照私人关系破裂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为民族工业设计的"水中搭桥"的自救出路偏离了茅盾在《清明前后》中建构的政治批判话语.《桥》的言说立场及其背后潜隐的意识形态博弈,对研究1940年代后期曹禺的思想转向与文学转型,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曹禺、《桥》、西北之行、《清明前后》、茅盾
2021-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