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考述(1937-1946)
本文以“西北联大”档案史料、相关原始期刊及诸多当事人的回忆、传记以及具体作品为依托,从文学课程与师资力量、文学社团与文学刊物、联大师生的文学创作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认为“西北联大”虽然偏居一隅,但并非寂寞无声的文化贫瘠之地,而是与同时期其他地域文学与文化声息与其,呈现出抗战时期文学与文化多元性、流动性、开放性的特征.由“西北联大”生发而来的文学线索,延伸到延安文学、东北作家群、七月派、九叶派以及台湾文学中,因而成为观察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站点.
“西北联大”、文学教育、文学社团、抗战文学
2020-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