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路内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位“70后”作家,其新出版的长篇小说《雾行者》让批评家方岩获得一个观察的(相对)端点,来整体评价路内小说.文章认为,正是对“文学青年”身份的某种意义上的坚执,为路内小说的主人公们打开了关于人的局限和可能、世界的无尽、文学的未完成态之间开放、往复的对话,并使《雾行者》成为一部建立在充沛的现实、历史体察之上的辽阔的精神传记.申霞艳文讨论韩少功新作《修改过程》如何对现实、记忆、人物命运进行元小说式的“多重修改”,以展示时代的价值纷争、意义危机及多种可能性.牛婷婷文则试图揭示李锐书写“本土中国”的内在思路,认为一系列的中心/边缘结构,使李锐的“本土中国”呈现为一个并不具备“主体性”、对抗和差异性才是其价值所在的文学“异托邦”.
2020-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6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