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之辨:“文协”与1940年代的文化政治之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创会伊始将“大众化”视作其工作的重心,作为国共合作下的文化组织, “文协”对“大众化”问题的重视凸显了“大众”在国家政治当中的重要位置.而国共两党对“大众化”诠释和实践的迥异不仅牵连着国共两党对于“文协”乃至1940年代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同时也折射了两党在重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对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在抗战的背景下,文艺的“大众化”不仅牵涉了文学的形式问题,而且还涉及政党在进行“大众化”的文化实践时,如何在强化“文化控制”与拓展“文化参与”之间保持辩证统一关系的问题.
大众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化政治
2020-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