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文学史栏中两文,讨论的是具体作品,着眼的则是经典解读背后的文学史观和理论视域的刷新与扩容.张旭东重读《骆驼祥子》,力图阐明作品揭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的整体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其核心形象是非人道-人性的“动物”与“幽灵”,其决定性风格特征是现代主义高度象征-隐喻化的结构性摹仿和再现,而不是人们惯于认定的基于人道主义精神、以写实主义风格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韩琛的文章则在20世纪初期东亚殖民格局、地缘政治和文化冲突的广阔背景下解读《牧羊哀话》,分析作品意在透过一个镜像式的朝鲜故事,表达五四中国与儒教传统、现代性追求与民族主义话语之间的多重互动.
2019-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