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新阶段及新路向
毛泽东在《讲话》中“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包含了启蒙的维度,而且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形态与方向.在这个新的启蒙阶段,启蒙结构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更加复杂多面.中共及其政治意识形态,因其“类遗物”的权威而成为第一阶意义上的启蒙者;知识分子成了“文艺工作者”和第二阶意义的启蒙者,在教育、启蒙群众的同时需要接受再启蒙;工农兵群众既是被启蒙者,又是被学习、被服务的主体.对群众而言,革命、政治、救亡话语,同时也就是启蒙话语.在《讲话》所开辟的启蒙新路向、新结构中,折射着某种可供重审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坐标、新视角.
《讲话》、启蒙、中国现代文学、新阶段、新路向
2018-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