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现代主义中拯救“先锋文学”?——细读李陀《无名指》
本文在李陀发起的2001年“纯文学”大讨论的背景下,细读李陀长篇新作《无名指》.首先从自由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的形式分析入手,讨论李陀在形式层面如何反对现代主义的“内心叙事”.在《无名指》中,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对话与行动”,作者所期待的文学的能量无法找到恰当的叙述形式,叙述人不甘的生命冲动陷落于颓废的生活形式.《无名指》以高度现实主义文学的面貌出现,最终成为典型的结构性反讽的文本.要想突破这一形式上的困境,首先要突破精神上的困境.李陀等批评家试图从现代主义中拯救“先锋文学”,需要突破自律的现代主义文学在价值立场上的虚空,重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李陀、《无名指》、纯文学、现代主义、先锋文学
I20;I2
2018-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8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