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意”到“政治”——以建国初开明书店教科书为中心的讨论
民国时期,教科书是私营综合出版社最大的收入来源.1949年后,意识形态、政权结构、教育体制等条件使得中国共产党拒绝继续视教科书为一门“生意”,但能力所限,在1952年秋之前仍有少量私营出版社获准出版教科书以作补充.开明书店是其中代表,作为“第三线书店”,加上1949年后开明人大量任职于新政府的出版部门,该出版社教科书业务未受太大冲击.但随着新政权的稳定,以书价为突破口,逐次掌控了教科书发售、编订,教科书最终实现了“国营化”,以开明书店为代表的私营书业因之走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口.
开明书店、教科书、“国营化”
G23;D6
作者主持的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项目14SKB016
2017-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4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