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童话:“使人变得更好”
受着现实触发和文学阅读的影响,巴金在1930年代写作的童话主要是为了曲折表达其对现实和制度的控诉,因此他更期待成人读者成为自己童话的知音;巴金1950年代的童话写作则告别了控诉的基调.与在小说中审视父亲以及表现尖锐对立的父子关系不同,巴金在更具有自由度的童话中对理想的父亲与和谐的父子关系有着朦胧而美好的建构.
巴金、童话、控诉、制度、父亲
本文是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中小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研究”JD13CB004、2013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价值观建构研究”L13DZW030的阶段性成果.
2015-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