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冠婚丧祭”叙事
“冠婚丧祭”叙事是“五四”前后中国乡土文学中重要的艺术景观,从中所传达的价值趋向看似费人索解.此“景观”的核心义旨是“原礼”,即以回归“人鬼(神)沟通”的敬畏和自由反证着“人际整合”的秩序森严;以“慈母吊子”的人情表达解构着“父尊子孝”的人伦孝悌理念;以“显灵”的生活化仪轨还原着“示圣”的政教性仪制;以礼尊生命的神性反抗着尊崇文化之威权.这种聚焦性地基于“冠婚丧祭”叙事,凸显了既出于集体无意识又带有自觉地以“俗”释“礼”、以“俗”正“礼”的文化理路,并试图从“生命意识的觉醒”角度改写“礼失而求诸野”的文化流脉和精神诉求,表达将“世俗”与“宗教”相容的人文建构意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存在.
“五四”乡土文学、“冠婚丧祭”叙事、“礼”与“俗”
201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