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穆旦诗中“我”的现代性与永恒性
穆旦诗对残缺自我与追求完整性的表现,看来像是“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实际上有着深远的文化脉络,即柏拉图哲学关于人的分裂性的理解和基督教思想关于人的被动性与有罪性的认识.穆旦对自我追求完整性之失败、对自我与神性之矛盾的表现,既与他对基督教的意义蓝图的怀疑有关,也与中国现代历史的残酷现状有关,后者让穆旦感到, “我”不仅无法摆脱分裂、错乱的状况,也无法融入世界,永远停留在孤立残缺的状况中.这反映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焦虑,也是一种相当独特的情感抒发与自我表现方式.
穆旦、自我、柏拉图、基督教、现代性、永恒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11&ZD112
2013-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