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批评方法在中国诗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 导论
从西方观点来考察中国诗歌并非狂妄或不可能的任务,对此人们已经开始逐渐有所领悟.古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极大一部分总是试图进行概括,因而对批评造成了损害.我们被告知,李白的作品"高"(sublime),杜甫的作品"大"(rich in variety)①,王维的诗如画,不过,这种批评根本就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比如说,"高"是何意?并没有朗吉努斯那样的人来为我们做出界定.杜甫处理复杂形式的技艺得到了极多的探讨,可是,他为某个特定主题而采用某种特定形式的原因却被忽视了.未能认识到形式和意义之间的重要关联正是中国批评中的主要缺点之一.大家似乎认为,中国诗歌的形式是非常固定的,可是除了支撑意义之外别无其他功能.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在谈论诸如"高"(sublimity)和"大"(variety)之类的特性的时候,批评家从未想过要更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考察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需要更为充分的探讨.
2013-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0页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