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作人附逆”的思想史解读
1930年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和周作人一样对时局持悲观看法,但他们从宋明亡国悲剧中汲取的是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而周作人则通过对晚明的讨论,推导出“道义事功化”等荒谬的见解,极力为自己附逆辩护.周作人的自辩具有很大的蛊惑性,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如其他汉奸类似的言论予以批判.当时知识分子对周作人附逆的不同态度也折射出他们不同的心态.时过境迁,至今不少人仍为周作人附逆辩护,其实也是对周氏当时的思想行为缺少真实的了解.
周作人、附逆、南渡经验、晚明想象
2013-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6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