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0263.2006.01.015
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20世纪30年代郑伯奇在上海
本文以30年代的郑伯奇为个案,考察了商业主义与左翼意识形态相互缝合的关系,以及"大众化"与"通俗化"在都市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作为"良友"的职员,郑伯奇既是左翼文艺、也是海派文化的生产者,身处市场之中,其文化身份发生了分裂.游走于电影、戏剧、文学之间,郑伯奇又试图移用左翼电影的经验来解决小说"大众化"问题,提出了"新通俗文学""大众化或通俗化"等概念.他的思路在文学界没有引起大的反响,却是对30年代左翼文艺(尤其是电影、戏剧)进入市场后发展途径的一个理论说明.
都市、多重文化身份、大众化、左翼、通俗文学、通俗化、电影、意识形态、戏剧、文艺、文化背景、进入市场、商业主义、理论说明、海派文化、发展途径、文学界、生产者、职员、移用
I2(中国文学)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5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