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0263.2006.01.012
"普罗"还是"通俗"?"大众文学"的两副面孔
本文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的"大众文学"及我国八十年代以后复兴的"大众文学"为参照,考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文坛,以此梳理和浅析"大众文学"这一专有名词的起源和流变过程.本文以为,中国的"大众文学"具有两副面孔:一是无产阶级文学,二是市民通俗文学.在这两副面孔交替登台的背后,隐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差异和思想内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众文学、无产阶级文学、中国、文化差异、通俗文学、思想内涵、流变过程、词的起源、中后期、文坛、梳理、市民、日本、考察、交替、复兴
I2(中国文学)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