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0263.2005.04.002
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和喻义阐释
本文论述抗战时期小说创作中所具有的"英雄叙事模式",包括:"农民/抗战英雄"成长模式、"传奇英雄/民族复仇"隐喻模式和"匪类/抗战英雄"转化模式.认为第一个模式体现了抗战小说由泛泛地鼓舞民气,到注重从社会下层挖掘抗暴精神的转变,隐含了作家把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于社会下层的倾向和为无名英雄命名的叙事意图.第二个模式突破了古代传奇狭隘的个人复仇模式,将复仇的目标定位于民族大义的伦理框架之内.第三个模式将社会最底层的匪类的力量向抗日英雄行列转化、提升,它超越了某些道德伦理的常规,而追求最为广大的民族利益,它是一个部分地复活英雄的原始意义的叙事模式.
英雄主义、叙事模式、民族利益、抗战小说、转化模式、原始意义、隐喻模式、叙事意图、小说创作、目标定位、模式突破、民族解放、民族大义、伦理框架、抗战时期、抗日英雄、复仇模式、道德伦理、成长模式、部分地
I0(文学理论)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