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与电影《半生缘》中的服饰描写映像
1966年张爱玲将其早年作品《十八春》改编成小说《半生缘》,在民国时期纷繁的战争背景下,关注游离于大都市中的普通民众的生活轨迹以及情感历程,1997年导演许鞍华又将其改编为电影.无论是张爱玲还是许鞍华,都为故事人物精心搭配了服饰,试图借助社会服饰规范,使角色获得各自社会范畴中行动的相对自由,借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愿,实现文本的艺术价值.本文以《半生缘》中人物服饰的影像变幻为切入点,意在阐述张爱玲亦或许鞍华对作品中人物服饰描写根植性、表征性、创新性的影像描写,以变幻多姿、寓意深刻的服饰,隐喻作品的悲剧意蕴并阐发人生思考.
张爱玲、许鞍华、《半生缘》、服饰描写、人性思考
I207.67;I044;J9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2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