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21430-20211011-01458

自制气管导管固定带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循证实践

引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口气管导管固定方式不断更新,选择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简单、快捷的经口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得到广泛关注。而使用传统工字型3M胶带固定需要裁减,浪费时间,且易导致气管导管向外移位,同时易被口腔分泌物浸湿,造成面部皮肤受损。为此,衡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自制气管导管固定带(由主体结构、固定带、内部调节结构和固定块内部结构组成),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8 2 0508681.6),该固定带内侧固定有海绵体,可吸附口腔周围分泌物,避免口唇周围及面颊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同时借助卡槽、铰链等结构固定气管导管,可充分保证固定效果。纳入本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按插管时间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气管导管固定带进行固定,通过循证实践路径,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查找临床实践依据,制定并实施实践方案;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应用3M胶带+寸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导管固定情况以及面部皮肤损伤程度。所有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无脱落病例。对照组患者有3例(占7.5%)发生导管重度移位,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导管重度移位。观察组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10/40)比55.0%(22/40), P<0.05〕;而且观察组每次固定导管所需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min:12.11±1.69比17.59±1.27, P<0.05)。应用自制气管导管固定带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缩短了导管固定时间,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UEE)和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气管导管固定、非计划性拔管、循证实践

34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8 20508681.6;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191760;National Utility Model Patent of ChinaZL 2018 20508681.6;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Hebei Province20191760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1-3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34

2022,3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