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5.09.016
抗菌药物在脓毒症中的应用进展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严重烧伤、多发伤、外科手术后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易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近年来,尽管对脓毒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亦对脓毒症患者实施了积极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早期液体复苏、控制感染、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机械辅助通气、控制血糖、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和集束化治疗),但脓毒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在美国,脓毒症的病死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相当[2];在欧洲,严重脓毒症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发生率高达14%[3];在我国,王鸣等[4]研究显示,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S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27.0%、10.9%和7.0%,其病死率分别为14.94%、34.29%和51.11%。2012年Lagu等[5]的调查显示,脓毒症患者的花费从2003年的1.5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43亿美元(增长了57%)。可见,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自1929年英国科学家Alexander Fleming首次发现青霉素以来,抗菌药物就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现已成为脓毒症治疗的基础手段。现将抗菌药物在脓毒症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抗菌药物、严重脓毒症、加强治疗、病死率、脓毒症患者、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血管活性药物、全身炎症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机械辅助通气、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外科手术后、糖皮质激素、脓毒症治疗、急危重患者、综合治疗、资源消耗
R56;R39
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BWS11J038
2015-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7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