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4.05.009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时机探讨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无创通气(NIV)的时机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外科疾病所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并且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前3d每12h进行1次肺复张,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之后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或辅助/控制通气(A/C).序贯组当患者氧合指数(PaOJFiO2)在200 ~ 250 mmHg(1 mmHg=0.133 kPa,PEEP为8 cmH2O,支持压力为12 cmH2O,1 cmH2O=0.098 kPa),且胸部影像学提示肺部急性渗出阴影部分吸收时,拔除气管内插管序贯NIV;对照组持续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直至脱机.记录两组基线资料及序贯组二次气管插管率,并比较两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53例ARDS患者人选,其中序贯组26例,对照组27例.序贯组气管内插管时间为7.0(6.8,9.5)d,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为7.7%(2/26).序贯组拔管前自主呼吸试验(SBT≤10 min)时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均较SBT前有明显差异,说明此时拔管序贯NIV仍在早期.序贯通气后除1h时呼吸频率有短暂增加外,呼吸和循环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序贯NIV可以延续有创通气的功能.序贯组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d:7.0(6.8,9.5)比21.0(17.0,25.0),Z=-6.048,P=0.000]、总机械通气时间(d:18.0±4.1比22.0±7.3,t=-2.805,P=0.008)和ICU住院时间(d:21.0±4.1比28.0±8.1,t=-4.01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VAP发生率[15.4%(4/26)比29.6%(8/27),x2=1.535,P=0.215]和病死率[7.7%(2/26)比18.5%(5/27),P=0.4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疾病所致ARDS病例在较低机械通气条件下,PaOdFiO2达到200~250 mmHg时序贯无创通气方法可早期脱机,并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RICU住院时间.
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撤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序贯通气
26
R563;R473.5;R654.2
卫生部部属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基金2012-170;2014211C025
2014-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