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1003-0603.2002.08.020
气管导管深度的确定方法探讨
@@ <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会议专家对较为生疏的两条原则进行了辩论:避免评估病情时的假阴性错误发生;将治疗发生的危险尽可能地降至0.根据这个原则,制定了3条新的内容:①删除复苏检查脉搏;②进一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③防止气管插管移动的最新方法[1].气管导管位置的确定包括两个步骤:确定导管在气管内,确定导管深度.<指南2000>确定气管导管深度的观点为:①套囊"刚好"位于声门之下;②在成人深度从"牙齿"到"声门",一般在19~23 cm;③人工通气时胸廓运动正常;④仔细听诊,避免导管进入一侧主支气管;⑤行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隆突的上方"[2].对此,笔者有下列观点,供大家参考.
气管导管、气管插管、心血管急救、主支气管、心肺复苏、导管位置、声门、人工通气、气管隆突、两条原则、线检查、新方法、气管内、假阴性、专家、治疗、运动、移动、牙齿、胸廓
14
R459.7(治疗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