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与"迷狂"的美感神圣性比较——基于泽基的神经美学思想
孔子的"兴"与柏拉图的"迷狂"都有宗教渊源,也都具有精神提升的意味,体现着美感神圣性问题的深层文化差异.泽基的大脑认知理论提出"先天概念"和"后天概念"两种认知机制,可作为比较研究之借鉴."迷狂"指向完美永恒的超世意象,"兴"则对应于生生不息的在世意象,分别反映着两种脑机制的特点."求完美"造成了世俗与神圣领域的对立,也在"迷狂"中激发着灵感和创造;基于古代中国天入关系的"兴"追求此世间的超越和提升,相对更为从容自足,在当今却面临着文化转型的挑战.
迷狂、兴、柏拉图、孔子、泽基
2022-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