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
目的 研究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空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探讨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自体尾静脉血注入法建立大鼠急性内囊出血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内囊出血后3、6、12、24 h组,每组8只大鼠.运用微循环显微摄像分析系统,计测各组肠系膜微静脉血流量、切变率、白微栓数,并对切变率和白微栓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计测微动脉内轴流和边流的宽度,并计算边流宽度与管径的比值.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内囊出血各时间点肠系膜微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 脑出血6、12、24 h组切变率减小(P<0.05),而白微栓数增加(P<0.05),切变率与白微栓数呈明显负相关(r=-0.917,P<0.05);脑出血6、12、24 h组微动脉内边流宽度与管径的比值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 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量减少,切变率降低,白微栓数增多,边流宽度与管径的比值减小,这些微循环障碍可进一步导致靶器官的损伤.
脑出血、微循环、肠系膜、血流、切变率
13
R364.1+3;R331.3+5(病理学)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8JCZDJC25000
2009-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1-264,后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