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3247.2004.03.011

从春秋赋《诗》的多种解释看《诗》的实用化轨迹--兼论赋《诗》的历史实质

引用
春秋赋<诗>的形式,历来有歌<诗>以赋、诵<诗>以赋、歌<诗>即诵<诗>等多种看法.透过多种赋<诗>定义,我们发现后人歧出的赋<诗>解释并不互相抵牾,而是昭示了典礼上程式化和多具象征意味的歌诗奏乐向具体生活和实际政治延伸的日常化过程,以及诗去器乐因素、表演因素过程:即,赋<诗>言志始于奏乐歌<诗>言志而亡于言语称<诗>谕志,中间经历由徒歌吟志到诵<诗>言志的过程.其发展的逻辑乃是基于诗乐的普遍传播,藉"乡乐唯欲"之契机,为适应礼乐文明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赋<诗>、诵<诗>、歌<诗>、礼乐文明、实用化

I2(中国文学)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4-11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文化研究

1005-3247

11-3306/G2

2004,(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