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470/j.csst.2020177

基于比赛最艰难情境下的我国U系列球员最高负荷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引用
目的:揭示我国U系列球员比赛最高负荷的一般特征和位置特征,探索性地研究运用比赛最高负荷来评估训练负荷的可行性.方法:使用GPS可穿戴设备采集我国U13~U17联赛中85队次743人次的比赛负荷数据,分析Peak-5 min和Average-5 min的负荷特征,以U16国家队2次高负荷专项训练内容为案例,使用比赛负荷为基准评估训练负荷.结果:1)各年龄组球员Peak-5 min的总跑动距离(t=43.6,P<0.01;t=78.9,P<0.01)、高强度跑距离(t=35.0,P<0.01;t=55.9,P<0.01)、高强度跑占比(t=33.3,P<0.01;t=59.7,P<0.01)、高强度跑次数(t=39.8,P<0.01;t=59.8,P<0.01)、%HRmax(t=39.4,P<0.01;t=69.5,P<0.01)和TRIMP(t=41.3,P<0.01;t=68.9,P<0.01)均显著高于Average-5 min,平均恢复时间(t=-17.1,P<0.01;t=-33.2,P<0.01)显著低于Average-5 min.2)各年龄组球员Peak-5 min的比赛负荷基本呈现以下位置特征:各位置球员总跑动距离(F=6.1,P<0.01;F=26.5,P<0.01)、高强度跑次数(F=5.5,P<0.01;F=11.4,P<0.01)均显著高于中后卫;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的高强度跑距离(F=6.9,P<0.01;F=10.2,P<0.01)和占比(F=6.8,P<0.01;F=8.1,P<0.05)显著高于中后卫和中前卫;U15~U17中各位置球员的%HRmax和TRIMP(F=5.3,P<0.01)均显著高于中后卫.3)使用Peak-5 min比赛负荷为基准对训练负荷的评估结果显著低于(t=-20.7~-226.9,P<0.01)使用Average-5 min的评估结果.结论:比赛最高负荷较平均负荷更能体现比赛对球员竞技能力的要求,表现为球员需要具备在更短恢复时间内完成更高频率的高强度跑动和无氧阈心率以上高质量完成各种技战术行为的能力;我国U系列球员比赛最高负荷表现出成人相近的位置特征,但与场均负荷相比,部分位置球员的最高比赛负荷表现出趋同性;使用比赛最高负荷和平均负荷为基准,可以一定程度上评估训练负荷能否满足比赛需求.

比赛最高负荷、运动负荷监控、青少年球员、全球定位系统、科学化训练

58

G843(球类运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2-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4-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体育科技

1002-9826

11-2284/G8

58

2022,58(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