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35X.2017.01.021
"无言谁会凭阑意"——读《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
1966—1976年这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演进逻辑发生了巨变.这是一个充斥着承接与断裂、失序与控制、震荡与收缩等诸多矛盾面向的时代,其间的复杂与多变不言而喻.这一饱受政治大潮冲击而起落跌宕的时代断面曾受广泛关注,是一个言说未尽的重要学术议题.李秉奎副教授的 《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 (1966—1976)》(以下简称 《狂澜》)带领我们领略了一次独特的考察之旅.在历史脉络的梳理中,在家国同构的框架里,在城乡兼顾的视野内,在 "鸟瞰"与 "解剖"等方法的共同运用下,这10年间青年性恋与婚姻问题中的许多独特之处被呈现出来,李秉奎致力于 "言人所未言"的努力,使得这部作品在征诸史实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思辨色彩,体现出了深沉的史学魅力.
潜流、中国、青年、人民共和国、诸多矛盾、思辨色彩、时代、逻辑发生、历史演进、历史脉络、家国同构、婚姻问题、独特之处、城乡兼顾、作品、政治、运用、议题、学术、梳理
D02;D6
2017-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1-115